📚 文章導覽
- 開場故事:從課程推廣走進EA實驗室
- AI協作流程:ChatGPT × Claude
- 挑戰與突破:時間與腦力的拉扯
- 成果驗證:EA上線運作
- 法規限制:我能公開這支EA嗎?
- 觀念總結:AI不是捷徑,而是推進器
開場故事:從課程推廣走進EA實驗室
如果你曾經想過:「我不會寫程式,也沒有金融背景,那我能用AI打造出一個交易策略嗎?」那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故事,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發。
這一切的起點,是來自在眾曜智庫學院的例行公事。我負責協助財商課程的推廣與銷售,經常需要與講師們討論各種交易策略,甚至自己動手驗證效果。雖然我對圖像式AI和網頁技術略有涉獵,但對程式語言與自動化交易一無所知。
就這樣,我踏上了一條既陌生又興奮的旅程,開啟了這場屬於我的EA實驗計畫。
AI協作流程:ChatGPT × Claude
在這段探索過程中,我找到了兩位「AI夥伴」:ChatGPT Pro 和 Claude Opus。它們的搭配幾乎完美,一位幫我分析策略,一位幫我寫程式。
步驟一:策略分析與優化
我會先將自己對黃金市場的觀察整理出來,包括如何分辨趨勢與盤整、市場常見的錯誤訊號(例如假突破)、波動區間(ATR值、價格上下限等),然後交給ChatGPT分析。
步驟二:程式碼生成
有了清晰邏輯之後,我就請Claude將條件轉換為MQL程式碼。MQL 是一種用於MetaTrader平台(如MT4)撰寫自動化交易策略的程式語言。
步驟三:回測與優化
這樣我就能把代碼匯入MT4(MetaTrader 4,一種外匯交易常用平台)進行回測(模擬過去市場資料測試策略效果),再根據結果繼續調整邏輯、修正程式。
挑戰與突破:時間與腦力的拉扯
⚠️ 實際挑戰:AI讓我能處理的事情變得更多,也更快,但每個決策都需要我去判斷對錯、過濾幻覺(AI的錯誤推論)、反覆試驗。每天腦袋就像被塞進一顆高頻處理器,不斷在分析、選擇、優化。坦白說,我最多一天只能集中精神工作六小時,再多就頭脹欲裂。
這讓我明白,AI雖然不是全自動魔法棒,但它的確是一種知識密度的放大器。
成果驗證:EA上線運作
✅ 成果:經過20天的密集測試與優化,我的第一支EA策略終於完成。EA是Expert Advisor的縮寫,指的是一種能自動化執行交易策略的程式。在這裡,它讓我不再需要人工下單。
現在這支EA已經在我的實盤帳戶中穩定執行,表現與回測數據相差無幾,讓我非常驚喜。
法規限制:我能公開這支EA嗎?
⚠️ 法規提醒:很遺憾的是,依照目前台灣的法規,我無法公開販售這支EA或提供交易建議。即使這策略是我自己設計與驗證的,若涉及招攬投資或保證獲利,便可能觸法。
但我可以做的是:把整套「AI輔助打造EA的流程」完整分享出來。
觀念總結:AI不是捷徑,而是推進器
💡 核心觀念
很多人對AI有誤解,覺得它是讓人「偷懶」的工具。但我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:AI不是讓你做得少,而是讓你能做更多。它放大了你的決策品質、學習速度與執行效率。
常見問題FAQ
Q1:我不會寫程式,也能打造自己的EA嗎?
A:可以,只要懂邏輯與策略概念,AI可以幫你處理技術部分。
Q2:我該怎麼開始?需要準備什麼工具?
A:你需要:ChatGPT Pro帳號、Claude帳號、MT4平台、基本交易策略邏輯。
Q3:EA會不會有bug?我怎麼檢查?
A:有可能,但Claude會給你清晰結構的代碼。若出錯,可再請它逐步debug。
Q4:真的能實際運行嗎?和回測差異大嗎?
A:我自己部署後實際績效與回測數據差距不大,但建議每個人都做回測優化與小資測試。
Q5:你會開課嗎?能學完整流程嗎?
A:有可能,如果有多於閒時間的話,會以教學形式呈現「從0到1打造EA策略」的完整路徑。
詞彙釋義補充
EA(Expert Advisor):一種能自動執行交易指令的程式,常見於MT4平台。
MT4(MetaTrader 4):全球廣泛使用的交易平台,支援EA、回測、自動化策略。
MQL:MetaTrader的專屬程式語言,用於撰寫EA和自動化指令。
回測:利用歷史價格資料模擬策略表現,以評估其可行性。